继诺基亚被曝渠道崩盘后,诺基亚中国又刮起了裁员风暴,该公司塞班系统研发和服务部门约170名员工受到影响。报道称,诺基亚中国未对裁员工作以及涉及的员工做过任何沟通和协商。报道并援引一位被裁员工的话称,此次裁员非常突然,虽然诺基亚内部都知道有关塞班系统的工作岗位会因为诺基亚战略进行调整,但诺基亚中国此前对于未来是否裁员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据了解,在诺基亚人力资源部发给被裁员工的文件中显示,员工需要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即同意诺基亚的工作安排,与诺基亚解除劳动合同,转入埃森哲工作。对于不愿意转入埃森哲工作的员工,则必须同诺基亚解除劳动合同。
记者通过查阅看到,《劳动合同法》第41条明确规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诺基亚的做法,显然已违反法律规定。
IT法律专家、中国网络法律网首席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诺基亚至少在程序上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他表示,从裁员人数和裁员理由判断,诺基亚此次裁员属于经济性裁员。但诺基亚方面并不同意经济性裁员的说法,据龚文菲称,这是诺基亚的战略调整,而且诺基亚已经为涉及员工提供了新的岗位。
对于“战略调整”的说法,赵占领对IT商业新闻网记者分析,公司战略调整本身就是经济性裁员的理由之一,当企业遭遇破产或经营困难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时候,所进行的裁员活动就属于经济性裁员。因此,诺基亚方面解释此次裁员只是战略调整而非经济性裁员的说法本身就自相矛盾。
赵占领告诉记者,诺基亚将员工转移到埃森哲,埃森哲作为独立的公司主体,诺基亚已经将与员工劳动合同的主体变更,如果员工同意变更合同,选择继续去埃森哲工作,那么此次调整就不算经济性裁员;对于不愿意转移至埃森哲工作的员工,采取单方面接触劳动合同的做法,则涉嫌非法裁员。同时,若员工拒绝转移到埃森哲工作的人数达到20人以上,那诺基亚方面应赔偿员工N+1个月的工资补偿。
据记者了解,与诺基亚中国公司相比,诺基亚在芬兰、美国、英国等国家的裁员显得十分“繁琐”:有当地工会介入,并就裁员细节,包括裁员方式、补偿、转移员工的权益保障等进行沟通,谈判时间也相当长。今年4月,诺基亚在英国宣布裁员时,还受到英国最大工会组织Unite的抵制。
裁员背后的商业逻辑
从几年前开始,有关诺基亚裁员的消息每年均会出现。2008年,诺基亚关闭在德国波鸿的手机工厂,裁员约2300人。2009年3月,诺基亚因消费需求下降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裁员1700人。去年10月,诺基亚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800人,主要涉及塞班智能手机开发等部门。在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推WP7手机后,诺基亚于今年4月再次展开大规模裁员计划,总数达7000人,其中4000人来自研发部门。同月,诺基亚和埃森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塞班系统的研发外包给埃森哲,约3000名诺基亚员工将随之转移。与埃森哲的合作是诺基亚在2013年之前削减15亿美元成本目标的一部分。今年6月,诺基亚完成首批1400人的裁员。庞大的裁员计划将在明年年底前完成。而此次的“裁员潮”,终于波及到了中国。除了裁员,诺基亚中国区高层也出现了人事动荡。去年年底,诺基亚全球副总裁、中国公司副董事长邓元鋆突然离职加盟AMD。今年6月初,诺基亚大中国、日本及韩国区高级副总裁梁玉媚离职。
企业裁员是向客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发出的重整旗鼓的重要信号。其表面是成本缩减,但背后却是业绩文化的强硬逻辑。相较于国外,诺基亚此次在中国的裁员显得“简单粗暴”。对于这家亟待创新,作出改变的公司来说,改变是必要的,但首先要注重保护员工的利益,因为员工才是一个企业的源泉所在。